元福巷里故事多 揭秘杭州天价豪宅背后

元福巷的西面是光复路和中山中路,东面现在是中河路,再过去就是扇子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建西湖大道,把元福巷分成了两段,南段窄,从保佑桥东弄至西湖大道;北段宽,从西湖大道至清泰街。我画的是那个时候北段的街景。

元福巷是条老巷,多是民国时期建造的二层楼木结构民居建筑,墙角大多有墙界石碑。十年前的2004年清明时节,我搬个凳子往巷中一坐,身后有家煤饼厂正在生产,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左边有两扇大铁门,墙界上刻着“龙吟庵”三个字。我去的时候是在午后,起初人比较少,到了两点的样子,一下子从各家走出来许多老太太,多穿蓝布衫。她们有的举着叉子晒衣服,有的拿根棍子在拍打棉被,还有刷马桶倒痰盂的,老邻居碰面就招呼着在门口聊两句,一旁的小孙女摇着竹椅在撒娇……此时唧唧喳喳蛮热闹的。三点半了,小巷忽然沉寂下来,老太太不见了,大概都回屋烧晚饭去了。

晚上回家与母亲说起下午在元福巷画画之事,她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她与长辈就曾在元福巷住过。她说巷子里的老百姓叫的“龙定庵”其实应该就是龙吟庵,老百姓口口相传,把“吟”念成了“定”。相传在古代,这里有个哑巴陈爹爹,无子。他乐于助人,多做好事。那时元福巷北面有一段叫琵琶街,琵琶街上有条琵琶蛇,经常害人。陈爹爹弄了一个大水缸,叫街坊邻居往缸里吐唾沫,吐了一大缸。他纵身跳进缸里一滚,出来后便与琵琶蛇打斗。人的吐沫有毒,琵琶蛇最后被毒死了,陈爹爹也耗尽了最后一口气。后来他被尊为菩萨,有人家小孩子生病了,多来龙吟庵拜菩萨,保佑身体好起来,并做礼过继给陈爹爹,求得一个陈姓的名字。我舅舅小时候生病也来过这里。当然,这大都是民间传说吧!

从前的元福巷口卖些时令水果,巷内有丝线店、粮店等,我外公还在这里开过裁缝店,做中式服装和旗袍。附近有座猫儿桥,再远点,元福巷与清泰街交界处有年糕店、得月楼菜馆、溶溶理发店等,这是听大人说起的。从这里过中河便可到凝海巷和安徽会馆。跨中河的荐桥旁有信源、乾源、义源三家洋行,后来那里开成了花纱布公司,这些老景致从前我曾到过,现在只是回忆了。

如今,在原来的元福巷北口,九芝斋食品商店原址的旁边,塑有一组大型群雕《南宋英杰》,讲的是岳飞父子、梁红玉与韩世忠等的故事。元福巷地块也正在整修中,一片都市里的仿古街区已初见容貌。

我特地上网查了查,在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中还有弄。三五条弄,二三十户人家,就是一个“里”。在中山路、西湖大道、中河路及开元路的中间,有一片近乎正方形的区域,那就是元福里。这片地方以前住了可不止二三十户人家,而眼下这里规划建造的是一片高档小区。也许,元福里这个名字很快就会从一个地名演变成一个小区的代称。

上初中那会儿,时常骑车经过中河路或中山路,大抵只记得元福里在中山路的一侧,沿街的地方可以看到两三层楼高的欧式建筑墙面,浮雕精致,颜色淡雅。真的仅仅是一面墙,它的背后,就是元福里低矮的平房。而元福里靠中河路一侧似乎灰暗单调一些。因为高架桥的缘故,门面晒不到太阳,开了门出去,就把面前的人行道挡住大半。曾有个不相熟的同学就住在这里,有时候早晨骑车经过,会看到她小小的身体和硕大的书包从灰暗的小门里侧着出来,她的妈妈穿着睡衣披着外套,正帮她把自行车推出门。她骑上车后先得往后退一点,妈妈把门关上后她才能往前骑。

几天前,我再到中山中路,一边郁郁葱葱的大树下是一尊四世同堂的雕像。这是几年前艺术家以世居中山路的真实汪姓人家为范本创作的彩色户外雕塑。这个传统的杭州式大家庭四代共32人,艺术家用雕塑把他们的全家福留在了老墙门前的台阶上,老底子的市井之温馨呼之欲出。而另一边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就是元福里。两三层的小楼已经有雏形,四周的围墙上打出的是“情深杭州,源此十席”的广告语,比起这里过去曾经市井而局促的样子,元福里的未来必定是低调的奢华,但或许也将变成少数人的元福里而不是大家的元福里,想到这里,还是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