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宜小众 买房要大众

文︱刘德科

1st

去年春天,我在房子北面的山坡上种了一株晚樱。没多久,它就枯萎了,可能是土坑挖得不够深。我和我太太一起做个了决定,那就把它卖掉吧。

不是卖掉那株枯萎的晚樱,而是卖掉那套房子。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买珠还椟」的傻气?

当初买那套房子,是因为「浪漫病」。在院子里养花种草,在书房和浴缸里看青翠山色,楼梯穹顶上还能吊一盏巨大的铜艺水晶灯;我们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籍和绘画,有很多空间可以摆放;楼下那个超大的车库,除了停车,还能做一个炫酷的影音室;楼上的窗台,还可以眺望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

听起来很美好对不对?可是它在远郊。其实也没那么远,但每天开车朝九晚五,还是有点难以忍受。而且,很快就寂寞了。虽然入住率不低,但由于容积率太低,花园太多,散步的时候也遇不到几个邻居。不是说要跟邻居一起玩,而是人烟稀少,会滋生你的寂寞感。更重要的是,突然想吃一只冰激凌,就得开车。

既然这套房子源自「浪漫病」,那就用另一个「浪漫病」来终结它吧。既然那株晚樱枯死了,既然不能在书房或浴缸里看樱花飘落,那就把房子卖掉吧。

其实,它也卖不出什么价格。过去一年,楼市行情挺火爆,但跟它没有什么关系。真要把它卖掉,还是得亏不少钱。

在二手房市场,远郊排屋,其实是个小众产品,至少在我们的城市是如此。那些对排屋还有美好想象的购房者,更愿意选择买一手房。

我的一位富豪朋友,在另一个方向的远郊买了一套富有盛名的奢华别墅,七年来,她只住了七个晚上。如果要卖,即使再火爆的楼市行情,恐怕也无法挽救它亏本的命运。

▲从前家里的那盏吊灯

2nd

如果不计较经济得失,我倒觉得犯点「浪漫病」也挺好的。我卖掉平生第一套房子,也是因为一株树。

那是一套面积不大的公寓,楼下原本有一株原生的香樟树,树冠和枝桠的画风很美。为了它,我特意挑了五楼的房子,这样恰好越过树梢的高度,站在餐厅的窗前,就可以让它映入眼帘。

等房子交付时,跑去一看,树没了。地产商说,砍掉了,因为它恰好影响了消防通道。我转身就把房子给卖了。不算两年多的按揭利息,大概赚了八九万块钱。卖掉之后三个月,行情逆转,那个楼盘的价格暴涨了50%,我大概少赚了30多万。

是啊,「浪漫」总是要有代价的。我用卖房所得的那笔钱,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更小的房子,33平米,很新的二手房。这种房子,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酒店式公寓」。

虽然只有33平米,但楼下的公共大堂辽阔极了,也奢华极了。因为这个楼盘,算是顶级豪宅,是这座城市最大牌的地产商所造。不知道地产商搭错了哪根神经,同一单元楼层里,南面都是两套奢华大宅,北面是三套小户。我买的是最小的小户。

当年,我是这么说服自己的:既然干房地产这一行,总得亲自体验一下豪宅的居住感受吧——既然买不起豪宅,那就来一套豪宅楼盘里的超小户型。物业服务超级到位,管家言行温婉,经常嘘寒问暖。地库里豪车云集,电梯里常能遇见这座城市的名人。听起来也很浪漫吧?

住了几个月,又把它给卖了。体验应该算是挺丰富的:隔壁的两套小户,常常在三更半夜此起彼伏地响起叫床声——那是「二奶」和「小姐」的天堂;楼下那个很有豪华酒店仪式感的大堂,常常是一堆小孩在奔跑嬉闹,大理石地面很适合他们的滑板车;父母来了一看,说,知道你买了一套小房子,但是没想到小到这种程度,连厨房都没有,连餐桌都摆不下,你能不能过点正常的生活……

感谢当时行情火爆,超级能干的中介总算是帮我找到了买家,而且还能平价卖掉,不用亏钱。

▲从前喜爱的那种住宅区大堂

3nd

我还是不肯戒掉无可救药的「浪漫病」和「小众口味」。我又用卖房所得的那笔钱,故意买了一室一厅的住宅,仍然是精装修,从里到外美得不行,有那么一点上海老洋房的感觉。

我们的私心是,结婚以后,父母就无法跟我们一起住,因为只有一个卧室。

虽是一室一厅,但面积比较大,而且单价和总价都不菲。我想,这种房子总没有「二奶」和「小姐」了吧。就算有,也得是比较高级的那种吧。

住了几个月,果然没有。但是开门还是能够遇见不少浓妆艳抹的女人,而且穿着那种大红大绿的棉袄睡衣。她们不是「小姐」,而是夜总会的「妈妈桑」。这个地方靠近商务区,是夜总会密集区。

你猜到了,我又迅速把它给卖了。因为这房子有学区,再加上行情不错,倒是赚了一票钱。买家是干投行的,不缺钱。

我还有一位富豪朋友,也住一室一厅的房子,但户型面积是我的三倍,装修花了很多钱。前段时间,他决定卖掉如此「小众口味」的房子,他很庆幸:终于千辛万苦地找到了一位同样喜欢一室一厅的买家,这样装修就不用倒贴钱了——不然,光是把一室一厅的装修拆掉,重新装修成正常的三室两厅,就得花费不菲。

「小众」的代价大概是,你得浪费更多钱。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在买房这件事上,最好不要轻易爱上那些「小众口味」的房子。喜欢的人越少,你在二手房市场上就越卖不出价格。

▲从前的那套一室一厅

4th

后来,我一直住在丈母娘的正常房子里。我的那些奇形怪状的房子,有时候小,有时候大,不是已经卖掉,就是处于正在卖的空置状态。总之,买了卖,买了卖,但是手上似乎永远只有一套房子,基本没赚钱。

我帮亲戚朋友买的房子,他们基本上都是猛赚一大票;而自己还是乐此不疲地享受着「浪漫病」和「小众口味」的那种欢乐,非得在房子上赚钱吗?

去年「3·30楼市新政」出台后,我又决定去买一套大房子,总不能一直住在丈母娘家吧。去看了一套,地段很好,精装修,已经交付的现房,就剩几套的那种尾盘,楼层也不错,价格公道,很适合「抄底」。

问题来了。我们在看房的时候,在花园里碰到穿睡衣的业主,又碰到在电梯轿厢里抽烟的物业服务人员。我太太对我会意一笑:这个房子会涨吗?

我说,肯定会涨啊,而且很可能是暴涨,因为行情马上要来了。她说,会涨也不买。

现在,那套房子涨得不行。

朋友们总是嘲笑我,你整天混充专家,自己的买房经历却总是以失败闻名。我的这些「小败局」,至少可以给出一条买房的金科玉律:兴趣宜小众,买房要大众。

你可以喜欢小众的话剧,冷门的电影,偏僻的小说,你的爱好可以跟全世界都不一样,以确保你的腔调你的Bigger;但是,在买房时,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多数人都会选择这套房子?

内心的狂恋是一回事,但现实的选择是另一回事。你的兴趣爱好可以是「诗和远方的田野」,但买房子最好多一些「眼前的苟且」。

最后,我们还是「抄底」了一套房子,但是谈不上喜欢。因为,我们几乎放弃了此前所有的古怪坚持,只保留了两个要求:市中心公寓和有声誉的物业服务。

对了,我最喜欢的房子叫做「九树公寓」,英国建筑大师戴维·奇普菲尔德的「小众」作品,一共没几十套。过去十年,它的二手房一直没涨,还经常跌,幸亏我一直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