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浙观察| 一城一策进入“快车道”,杭州已经打出一张牌

本文导读:

1、一城一策:调控的精准化个性化

2、“零门槛落户”打响第一枪

3、沁园调价,杭州的“一城一策”

文/住浙网研究员  艾维

发轫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因城施策”及其深化提法“一城一策”,正在进入快车道。

去年年末,“因城施策”让各城市行松绑调控之实,引发关注。12月18日,山东菏泽明确取消一二手房限售;12月19日,广州宣布“330新政”前土地出让的商服类物业可出售给个人;12月26日湖南衡阳取消限价,但第二天又被政府发文叫停。同样的,合肥暗戳戳取消限购——只需提供1个月社保证明(剩余11个月一次性补交)即可购房。

那段时间,各城市小心翼翼,只做不说,个别被媒体捅破后,迅速发文叫停。进入3月,全国“两会”吹来的风——改革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被视为中央层面对十九大以来调控做法和效果的认可,“一城一策”随之进入密集操作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认为,一些城市会很快公布“一城一策”发展规划。

  1.一城一策:调控的精准化个性化

3月18日,韩正副总理在住建部调研时指出: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将其作为根本指导思想,贯穿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过程。要坚持一城一策、因城施策,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研究员注意到,这是中央层面首次明确“一城一策”,而以往多是“因城施策”的表述,譬如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提法是“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

此前,已有多地政府表示“将研究制定一城一策楼市调控方案”,但在中央层面,这个概念是第一次被明确提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因城施策”相比,“一城一策”表述更加清晰,更有倡导性。不同城市的市情迥异,楼市发展程度不同。有的城市需要去库存,有的城市则需要遏制房价上涨,有的城市则需要稳定市场,“一城一策”无疑更有针对性。

这意味着,楼市调控进入到“个性化时代”,不再一刀切的“四限”,即以限购、限价、限售、限贷包打天下。

面对中央决策层发出的明确信号,各地“闻弦歌而知雅意”,纷纷打出自己的牌。

2.“零门槛落户”打响第一枪

近日,石家庄市出台落户政策: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落户。这意味着,石家庄的户籍门槛不复存在,“零门槛落户”在全国大城市打响第一枪。

这一做法,无论对于户籍制度,还是“抢人”大战,乃至楼市限购,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之前,各地“抢人”之争中最激进的是王永康主政下的西安。西安不仅全面取消了本科生落户的年龄限制,而且将触角伸到全国所有大学。只要是全国大学在校生,无论在不在西安读书、居住及工作,均可落户西安。

西安这一最低门槛保持了不到两年,就被石家庄所突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家庄的“零门槛落户”,可以视为调控的“一城一策”,因为其事实上突破了限购:以往外地购房者需要提供连续社保缴纳证明方可购房,现在外地人直接落户,购房已无障碍,是为楼市大开绿灯。

以引进人才之名,行顶托楼市、拉升GDP之实,石家庄这一招在今年会被若干城市效仿。

3. 沁园调价,杭州的“一城一策”

作为去年土拍市场全国第一、新房销售全国第二的城市,杭州似乎并不急于落子。2018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33.8万,虹吸效应明显,人才质量突出,确也不必降格以求新增数量。

其实,眼光放宽一点,杭州事实上做了一回“因城施策”,那就是2月份的沁园单盘的突破限价。

位于申花板块的绿城建发沁园,因4万出头的拿地价,首开销售价不到5万,成为杭州楼市限价下的典型案例。2月20日,在无征兆的情况下,批出的第2张预售价格比首开的9、11号楼每平米高出了4500元,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沁园两次预售证对比图

关键是,杭州主管部门这若隐若现的“一阳指”,取得了惊人的“蝴蝶效应”:涨价后的沁园摇号中签率反更低,当日售罄,带动楼市人气急升,“万人摇”红盘屡现;二手房交易量直升,回到去年高点水平;土拍市场热情高涨,勾庄、牛田、闲林溢价均超过30%,昨天的闲林6号地块更是到达价格上限,拼到了自持,可谓名闲地不闲。

一子落定,满盘皆活。

“一区一策”“一板(块)一策”。今后,杭州这样微观宽松料会更多,这是新一线城市的底气,也是新杭州人的福音。毕竟,宽松只能取得一时“疗效”,不足以让楼市健康发展,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市场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