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1、时隔半年,两次引才政策差别在哪
2、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给予引才奖励
3、为啥余杭引人一再加码
文/住浙网研究员 艾维
疫情尚未过去,当其他地区复工政策还未明朗,浙江已经发专列、包车去接人回杭;别的城市无暇考虑引进人才,余杭区果断出手了:人才都到我的碗里来。
时隔半年,两次引才政策差别在哪
昨天,余杭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才招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余杭新十条”),提出了全区疫情防控期间人才招引十项举措。较引人关注的是,对新引进的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应届毕业生给予3年最高8万元、6万元、4万元生活安家补贴,毕业7年内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高5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住浙网注意到,2019年9月,余杭区曾出台对高学历人才的补贴政策:博士生的生活补贴最高可至8万,硕士生最高可拿5万,本科生为百强和985高校毕业生连续社保满3年的,可享受总额4万的补贴,一流学科建设(含211)的可拿到总额3万,分别比杭州的1万高出3倍和2倍。更吸睛的是,毕业7年内的本科生都能申领1万元补贴。
据研究员向余杭区人力社保局了解,毕业7年内高校生的补贴政策参照去年;如前后两个政策细则不一,原则上“就高不就低”。
两次政策的对比
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给予引才奖励
“余杭新十条”提出,疫情结束前,余杭区对从区外招引人才的企业,按照大专1000元、本科1500元、硕研2000元、博研3500元每人标准,给予企业引才奖励;为余杭企业成功引进年薪20万元以上高端人才的,按年薪0.5%的比例分别给予中介机构和签约企业引才奖励。每家累计最高50万元。企业引才奖励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阿里达摩院是余杭区中坚企业
“余杭新十条”同时明确,在余杭工作的35周岁以下、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生(本科放宽到45周岁以下)可直接办理落户手续。
加强人才住房保障。首次到余杭就业创业的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和中级以上技能人才,注册“杭州健康码”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由属地统筹人才公寓、酒店式公寓、快捷酒店等实物房源,提供2周免费住宿;经人社部门预审符合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的,由属地解决疫情结束前的住宿问题,疫情结束后参照相应等次人才标准给予1600元—4000元每月的住房租赁补贴。
余杭区安置房
鼓励开展线上职业培训。疫情结束前,为企业免费提供线上培训平台,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线上培训的,按照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人数,分别按每人600元、800元、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新评定为高级工、技师的个人分别给予2000元、5000元一次性奖励,新评定的高级技师给予3年每月1000元补助。对企业自行开发平台或委托第三方培训的,培训结束后可按相关规定按实际培训费用不超过95%比例给予补贴,原则上每人每个培训项目培训费用不超过800元。
据了解,疫情结束前通过线上人才招聘后来余杭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余杭实习的大学生等,余杭将按照省内200元/人,华东地区500元/人,华东地区以外800元/人标准给予交通补贴。
据悉,该《意见》所指人才为企业从余杭区外首次引进、疫情结束前实际到岗、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在余杭区参保或缴纳个税的人才;自主创业人才、在校大学生、应届高校毕业生等。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扫描二维码入群讨论;也可直接联系余杭区人力社保局,电话为:0571-86164767。
为啥余杭引人一再加码
目前,杭州市对毕业生生活补贴新政为: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均为一次性补贴。
两相比较,余杭区“加码”力度比较大。
为了引人,余杭区一再加码, 简单理解是余杭区财政实力雄厚,“有钱任性”;深层次地讲,是余杭区深谙数字经济的发展之道,就是重视企业,人才优先,而广招天下优才,正是为了夯实人才“金字塔”基础。
1月2日,余杭区举行2019年财政收入通报会,率先公布了收入成绩单。
据悉,2019年余杭区完成财政总收入726.47亿元,增收102.61亿元,同比增长16.4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91.45亿元,增收55.07亿,同比增长16.37%。
在2018年623.8亿总收入的基础上增加102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再次双双全省领先。
余杭区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民生支出占全年支出预算的比例达77.96%。民生工程以安置房为例:2019年,余杭全区开工安置房项目32个,面积733万方。其中多高层公寓项目28个,面积675万方,联体项目4个,面积58万方。
分好“蛋糕”之余又要考虑做更大的“蛋糕”,形成良性循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招引,是余杭区做大、做强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