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1、健康码一役,杭州奠定“第一城”
2、央视主播:优秀来自厚积薄发
3、除了数字经济,制造业也要硬
4、土拍“双限”新政,政府让利求解“不可能三角”
文/住浙网研究员 艾维
不知不觉,上一任的杭州市长徐立毅赴郑州履新已有9个多月,但杭州市市长新人选至今悬而未定。
可查到的省会城市市长长时间空缺,上一例恰是郑州,现任郑州市长王新伟于2018年9月30日上任,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市长空缺。
眼下杭州市长这一波空缺,时长已超过郑州。
在这段市长“空窗期”,杭州市的综合表现极为亮眼——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有序复工且无因此而确诊的新冠病例,宏观数据上,成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GDP总量达到1.53万亿成为全国第九……可谓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杭州,成了全国人民眼中的优等生,体现了杭州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城市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理念的成熟,这一切当然和杭州市委强有力领导分不开。
PART.1 健康码一役,杭州奠定“第一城”
2月17日,数十万杭州人鼠年春节长假后第一次迈出家门,复工了。与复工相伴的,是一个叫杭州健康码的新生事物。
6天前,杭州全市启用“杭州健康码”措施,实施“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即显示绿码者,市内亮码通行,进出杭州扫码通行;显示红码者,要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14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显示黄码者,要进行7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不超过7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在那之后的40多天,这个绿色二维码成了上千万杭州人最好的出行伙伴,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称之为“电子路条”,形象生动。没有这个路条,你在杭州几乎寸步难行,啥事都办不了。
3月2日,全国版健康码正式上线,这是正宗的“杭州制造”,其研发团队包括杭州市健康码专班工作人员,还有阿里巴巴技术团队的小伙伴们。
“杭州,此疫之后奠定数字第一城的地位。”每日互动创始人、董事长方毅在朋友圈里如是说,并配发杭州健康码。
健康码时间轴 陈明泉 制图
这些日子,健康码无疑是“现象级”的应用,累计打开次数上百亿次。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技术的广泛进入和应用已经深刻改变了公共生活。
PART.2 央视主播:优秀来自厚积薄发
研究员用央视《新闻联播》主播刚强在“主播说联播”中的一段话,来作个点评——疫情发生以来,浙江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的表现,堪称“学霸”。通过引入分区分级防控机制和健康码,人员能够有序流动,同时还能够有效防疫,这一套做法很硬核,体现了浙江效率、浙江水平。
浙江干得这么漂亮,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政府的服务意识强,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这样的改革就来自于浙江;另外,浙江的数字经济发达,健康码出自浙江,也绝非偶然。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突然的优秀,任何优秀都来自于厚积薄发。
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运用城市大脑,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以“大脑”建设统领和联通微观的治理“躯干”,将散落在城市各角落、各系统的数据汇聚到一起,使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让城市各个“器官”协同工作,变成一个能够自我调节、与人类良性互动的有机体,正在深度影响并改变着杭州的治理生态。
3月31日,城市大脑迎来了重磅考察,并在朋友圈里刷屏。
PART.3 除了数字经济,制造业也要硬
3月27号早上,每一个杭州人都有机会从支付宝上申领到50元消费券。杭州市启动“发放消费券,数字化提振经济”,将分2次发放总额达16.8亿元的消费券。全体在杭人员均可申领,料将按1:3的刺激率,直接拉动至少50亿元的消费。这项申领,没有实物票券,一切都在线上进行,发生在“云端”,便捷、高效、透明,体现了数字经济第一城的范儿。
据权威媒体报道,至3月29日16时,杭州消费券已拉动消费4.53亿元。
这是杭州服务业强势的一个缩影。
目前,杭州市三产(服务业)占比高达63.9%,这一比重位居国内主要城市第五位,甚至超过一线城市深圳。
2019年9月,杭州市举行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发布了“新制造业计划”。杭州市委主要领导强调,要把思想从“制造业过时论”、“制造业低效论”、“制造业低端论”的认识误区里解放出来,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根基,是杭州确保继续走在前列的底气,2025年杭州全市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5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6800亿元,年均增速10%。
有媒体做了标题:制造业重回大城市。
杭州在取得数字经济的领先地位后,对制造业的重要性保持了清醒头脑,走出了“螺旋式的上升”,以期实现整体经济发展中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驱动。
到了年末,杭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这座城市的GDP增速6.8%。2019年杭州GDP实现1.53万亿元,跻身全国城市第9位,比去年往前挪了一位,超过了直辖市天津。
想想“双引擎”驱动下的杭州经济会是怎样的面貌,挺让人激动的。
陈明泉 制图
PART.4 土拍“双限”新政,政府让利求解“不可能三角”
不可能三角,是一个经济学名词。
即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往往,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在楼市里,好像也有一个“不可能三角”——调控政策执行有力、开发商稳定的投资回报率、购房者获利。
在徐立毅北上赴任后的半个月,6月29日,杭州推出土拍“双限”新政——限房价,竞地价。这样一来,房企在拿地的同时,几乎锁定了未来收益。而这份收益,并不丰厚。
潜台词,政府让了利,拉着房企一起来让利,同时让城市一手房价处于一个精准测算的区间。本质上,这是一种新型的供给侧改革。有房企的老总叹息:“我们成了政府的代建商。”话语权牢牢在被政府握在手中。
换一个角度,开发商确实拥有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双限政策中公认的受益者滨江房产,几乎到了“流水作业”的程度,每宗地块娴熟“操刀”,出现了从拿地到首开仅用时4个半月的纪录。
在滨江集团眼里,拿双限地是有利可图的。而吃不消做的,自然不用再进场。
一夜之间,游戏规则几乎洗牌重来。据说,此新政发轫于徐立毅主政期间,人虽走,该上的菜还是要上。
政府良苦用心的背后,杭州的土地不愁卖。
新政公布9个月,更多房企青睐杭州这个市场。好地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7月29日至昨天,杭州“双限地”共计成交134宗,成交总额达到1685亿元。这里面,不乏像广大国际、花样年这样首入杭州的房企。
疫情这么严峻的考验,杭州土拍挺过来了,给市场注入足够的信心。
在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层面,杭州向来是好学生,既“房住不炒”,也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住不炒的一大表现,是杭州十区新房均价同比涨幅对标住建部的调控数字,一般认为是5%。确实,杭州各城区已绘成一幅“板块限价图”,还在“组团化”的更精准限价,譬如钱江世纪城,根据离核心区位的远近,有45000元/㎡、47000元/㎡两个限价;申花板块54000元/㎡限价之外,也要出现45000元/㎡;江河汇的69800元/㎡并非铁板一块,又出现了68500元/㎡。
在主管部门的网络,这是一组可以精准调控、节奏把握的大数据。
购房者也有获得感。双限新政以来,杭州楼市非但没有出现2018年秋冬的“寒意”,相反高歌猛进,万人摇频出。最典型的是城北万象城幸福里,三连庄的万人摇,其中还有两次“2万人摇”。近期豪宅中的代表仁恒滨江园,出现了低至6.25%的中签率,千万豪宅居然一房难求。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奥邸国际、晓风印月这样的高端改善楼盘上。
这部分塔尖购房者认可杭州楼市的潜力,在滨江区、申花、奥体、钱江新城、未来科技城这样的板块上,出手毫不犹豫。潜台词是,这里的房价还会涨。
来自瑞达斯的数据,2019年7月1日到昨天,杭州十区共计成交93914套商品房,面积1011.4万平米,均价由26845元/㎡上涨为28924元/㎡。
一手房价被限,拖住了二手房价。去年杭州九区的二手房价一度量价齐跌,自4月份之后,成交量出现月度六连降,10月的二手成交数量5156套再创新低,直到11月成交量才出现反弹。
二手房,杭州楼市没有出现“鸡犬升天”的过热形势,是在一个相对温和的区间内振荡上行。
政府用了土地让利这一招,既限住了一手房价,又让开发商多少有甜头好尝,而在购房者这个层面,退出相对畅通,但二手房想要翻倍地赚,在眼下又是不现实的。
似乎,这个“不可能三角”暂时有了一个解答,这有赖于浙江雄浑、厚实的购买力。如果算“一城一策”,杭州的对策是对中国楼市的一个启发。
不知不觉,杭州市市长空缺了9个多月。没有市长的日子里,这个城市表现出众,但杭州人还是期待一位好市长,他应该是“城市国际化的领军者,大数据规律的掌握者,土拍节奏的调控师,群众获得感的贴心人”。
或许,好消息就快要来了。